◎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一些企業則堅持“員工第一,顧客第二”的經營理念。例如,美國羅氏旅游公司的老板桑布魯斯以“顧客第二”的營銷之道,在短短15個春秋就把原先只不過是費城地區的一家小旅社,經營為年營業額達15億美元的世界三大旅游公司之一;星巴克將巨額的廣告費用轉換成對新開店面的每一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上,堅持每一位員工都擁有最專業的知識與服務熱忱;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股價在30年間上漲了1400倍,當時的總裁赫伯•凱勒爾(Herb Keleher)認為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始終固守一個清晰、簡單的戰略思想,這個思想已經得到了公司全體員工的認可并融入其日常行為之中。
第2節 酒店品牌的內部傳播策略
一、內部營銷與內部品牌傳播的含義
內部品牌傳播的理論前提是內部營銷理論的提出。1981年,北歐服務營銷學派的鼻祖、芬蘭著名營銷學教授格朗魯斯(Gronoos)提出了一個新的營銷概念——內部營銷(Internal Marketing)。在他看來,酒店標識設計與內部營銷是以一種積極的、通過營銷方式進行的、互相協調的方法來推動公司職員為顧客創造更好的服務。可見,內部營銷是一種把員工當作顧客的哲學,目標在于激勵員工,使其具有顧客導向觀念。在過去十幾年里,西方學者大多傾向于認為內部營銷是從營銷角度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哲學。不過,內部營銷不同于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