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滅火器是滅火器中的一類,它借助于滅火器體式儲氣瓶中的壓力,將易于流動的細微干粉從筒體中噴出,以粉霧的形式射向火焰,主要通過化學抑制作用撲滅火災。
人們早在19世紀就發現碳酸氫鈉能滅火,直到1928年才開發出貯氣瓶式干粉滅火器。1943年,人們開發出改進的,顆粒更細的碳酸氫鈉干粉。到1947年,美國才推出了采用這種干粉的滅火器。
隨著社會上易燃液體使用的增長,人們又著手開發滅火效能更高的干粉滅火劑。1959年,人們開發出滅火效能顯然高于碳酸氫鈉的碳酸氫鉀基料干粉滅火劑。
1961年,美國開發了“多功能干粉”,即ABC干粉。這種干粉滅火劑不僅撲救易燃液體和電氣火災的效能明顯高于碳酸氫鈉和碳酸氫鉀,而且能用于撲救A類火災。起初人們使用價格相對低些的磷酸氫二銨,后來更多使用抗吸潮性更好的磷酸一銨作為干粉滅火劑的基料。
1967年,歐洲開發了氨基干粉,它的滅火效能遠遠高于普通干粉滅火劑。
新開發的干粉滅火劑在手提式滅火器中應用,加強了它們的滅火能力。與此同時,人們也把它們應用于多種規格的推車式干粉滅火器中。
隨著航空工業、原子能工業的發展,鈉、鉀等堿金屬和鎂、鋁、鈦等輕金屬以及鈾、钚等放射性元素的生產量和使用量越來越大,這類金屬都屬于可燃的金屬。金屬及其合金(混合物)燃燒時,本身溫度很高,放出大量的熱,有時還會伴隨著爆炸。熔點很低的堿金屬燃燒時,容易被熔化,被熔化的金屬溢流時還會與新接觸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因此金屬火災往往危險性更大。
于是,社會上產生了對撲救金屬火災即D類火災滅火器的需求。1950年,美國市場上出現了以氯化鈉為基料的D類干粉滅火器,以后這類滅火器也得到改進。
我國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研制干粉滅火劑,先后研制成功了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劑、改性鈉鹽干粉滅火劑、氨基干粉滅火劑、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劑和各種應用這些滅火劑的干粉滅火器。在干粉滅火劑的研發和干粉滅火器的應用上,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大。目前我國生產的D類干粉滅火器,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干粉滅火劑具有滅火效率高,滅火速度快,可在低溫環境下使用,電絕緣性能優異,使用方便,儲存期長等特點,使干粉滅火器得到廣泛的應用,如今我國公共場所配備的滅火器,絕大多數還是干粉滅火器。
當然,干粉滅火器也有其不足之處。使用干粉滅火會產次生污染,干粉霧對人們的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甚至有很強的窒息作用,而且用干粉滅火時彌漫的粉霧會妨礙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們找到安全出口。
另外,干粉還有抗復燃性較差,ABC干粉與BC干粉不相容的問題。
在過去的90年里,干粉滅火器在人類撲救初期火災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水基滅火器的不斷改進,其滅火效能逐漸提高并實現了多功能化。因此,在家庭、地下人員密集場所、醫院病房、高鐵、地鐵等場所用得越來越多,將來有關標準規定某些場所干粉滅火器與水基滅火器混合配置也是大勢所趨的事。
干粉滅火器在市場上絕對優勢的地位正在削弱,但是在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干粉滅火器不會象酸堿滅火器、化學泡沫滅火器、四氯化碳滅火器和鹵代烷滅火器那樣退出舞臺,它還將繼續在人類撲救初期火災中發揮重要作用。